《民法典(草案)》两会后可能性的重大看点(考点)
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: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。
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建议: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。
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的中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开幕。在年度最大规模的政治会议上,中国通常将勾勒未来一年的政策重点。在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下,中国将以何非常之策因应“非常之变”,今年的两会已引发全球关注。
民法典如何发挥“市民社会的基本法”作用?
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决定,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。这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部以“典”命名的法律,共7编加附则、84章、1260条,被誉为中国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,也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,发挥基础性作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民法典草案体现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。从人格权独立成编,到合同编强化对债权实现的保护力度,从明确禁止高利放贷、防止高空抛物坠物,到立法保障居住权、个人信息安全,各分编草案均聚焦民生热点问题、回应社会关切。2019年底,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,不到5天就征集意见近3万条。草案还将作出哪些调整,未来这部法典将如何发挥“市民社会的基本法”作用,吸引着公众目光。
根据此前各分编草案不断完善的基本情况和走势看,如果作为重大看点(考点)来分析的话,增哥建议重点关注:
总则编草案(附则),物权编草案(居住权制度、留押流质),合同编草案(明确禁止高利放贷、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规定、建设工程合同有关规定、保理合同有关规定),人格权编草案(完善性骚扰有关规定、完善隐私定义),婚姻家庭编草案(明确法院对隐瞒重大疾病婚姻统一行使撤销权),侵权责任编草案(高空抛物坠物责任规则、网络侵权有关规定)等。
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基本情况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(草案)》共7编,依次为总则编、物权编、合同编、人格权编、婚姻家庭编、继承编、侵权责任编,以及附则,共1260条。按照工作安排,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,将草案提请2020年5月22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。
一、曾四次启动民法典编纂
民法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。从生到死,从签合同做生意到结婚生子继承收养,老百姓的一切皆离不开民法。所以,民法也被称之为社会生活的大百科。
“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、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。在这一背景下,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可以说是正当其时,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”
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、1962年、1979年和2001年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,都因种种原因没有取得实际成果,继而采取“批发”转“零售”的办法,确保先制定民事单行法。
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已先后制定了婚姻法、继承法、民法通则、收养法、担保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侵权责任法等民事立法,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,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,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,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、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。